拇趾外翻痛到行唔到? 30年病患微創手術後上泰山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6/27 21:48

最後更新: 2016/06/27 21:50

分享:

分享:

北區醫院顧問醫生呂敦慶(左)是內窺鏡輔助拇外翻矯正術的始創者,認為新手術可更準確地治療拇趾外翻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本港治療拇趾外翻有新突破,患者可透過內窺鏡輔助拇外翻矯正術進行治療,過程毋須開刀,只會留下5個5毫米小傷口。有患病有30年的病人手術過後只需休養約兩個月已可行動自如,痛楚亦完全消除,治療過後更可徒步登上泰山。

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(骨科)專科醫生凌家健表示,內窺鏡輔助矯正手術適用於矯正軟組織問題造成的拇趾外翻,自2005年開始使用新手術,至近已有約350個治療個案,疼痛指數以0分為痛楚最低、10分為痛楚最高計算,平均由手術前的6.53分,降至10年後的0.53分,顯示手術可有效治療拇趾外翻,而且復發機會不高。

治療拇趾外翻的傳統手術需要開刀,手術後會有5至7厘米的傷口,傷口較大會增加感染風險,手術過程中醫生亦需要使用肉眼觀察。

北區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(骨科)顧問醫生呂敦慶是新手術的始創者,他指出新手術使用的儀器較細,透過內窺鏡可準確地進行手術,過程只需裝入一根4毫米矯形螺絲,毋須如傳統手術般使用大量金屬。但他強調新手術不能完全取代傳統,例如骨骼變形導致的拇趾外翻,便需要進行傳統手術。

曾接受內窺鏡輔助拇外翻矯正術的人士展示治療成果,手術過後的腳趾與常人無異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鄧先生早於30年前發現拇外翻問題,但近年痛楚開始影響步行,疼痛指數達8分。他在兩年前進行新手術,手術過後大約2個月,痛楚已完全消失,至今未有復發或疼痛,「手術後更可徒步登上泰山」。

根據北區醫院提供的數據,患拇外翻的男女比例為3比7,對於坊間認為女性穿着高跟鞋增加患拇趾外翻風險,凌家健則澄清暫時兩者未必有關聯,數據顯示有75%患病人士的家人有同樣問題,顯示遺傳是主要因素。

撰文 : 鄺曉斌 經濟日報記者